五律·看山

近代  ·  毛泽东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飖下, 欢迎有晚鹰。

《五律·看山》创作背景

这首诗毛泽东写于1955年,是毛泽东写的一首游兴诗,是他在南巡杭州时三次登北高峰后的闲适之作。

 

《五律·看山》翻译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三次登上杭州灵隐寺后的北高峰,放眼望去整个杭州的整个景色都在眼底。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飞凤亭边的树,桃花岭上的风,都美丽怡人。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
感觉到热了就去扇子峰,感觉到冷了就去美人峰。
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
黄莺像一片树叶优美的舞姿翩翩而落,北高峰欢迎你,黄莺。

《五律·看山》注释

1
北高峰:在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后,与南高峰相对峙,为西湖群山之一。在北高峰附近有飞凤亭、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等名胜。根据作者自注,诗中的扇子指扇子岭,佳人指美人峰。
2
一望空:一览无余。
3
飞凤亭:在保俶塔下。
4
桃花岭:又称为“栖霞岭”,在北高峰附近。
5
扇子:即“扇子峰”,在北高峰附近。
6
美人:指美人峰,在北高峰附近。
7
飘飖:同飘摇,飘荡、飞扬貌。这里指鹰翔。
8
晚鹰:黄莺。

《五律·看山》赏析

毛泽东对于杭州湖山景色,情有独钟。自20世纪50年代始志谢世,其游憩杭州,观赏湖山,多只数十次。他对湖西半月形的群山,犹有兴趣,不止一次登上灵隐之北的北高峰。远眺西南诸峰。《看山》诗便是1955年北高峰登眺时写下的一首五律。

首联写观赏山水风光的经过,言次数之多,表示游兴之浓,衬托山川之美。诗中说“三上北高峰”,所谓“三上”,不必理解为三次登上北高峰,古人常以“三”表示多,这里也可以作多解。实际上他也的确多次登览。他登上高峰之巅,环视杭州,一望无际,于是次句曰:“杭州一望空。”这“空”字并非虚无之意。

颔联写登上北高峰后视力所及的景色。“飞凤亭”和“桃花岭”都是极目所眺的杭州美景,诗人把视线从旷远的天际,收回到西南诸峰,并选取几座山入诗。一句写一座山,巧借山名作对,并构成诗的意境。依次写了宝石山、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飞凤对桃花,虽不甚工,却合律,却较富于动态。扇子与美人,本乃天然成对,倘若用在句首,可以不动,以美人对扇子,既粘又对。

颈联用拟人手法表达看山主题,写“扇子岭”和“美人峰”两处胜景,并借此展开丰富的想象。“冷去”“来”和“去”都是语助词,无义。这里只剩下一“热”一“冷”,其义并非指气候的炎热寒冷,而是含有遥深的寄兴。切合当时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

尾联写出作者下山时轻盈的步履与心境,闲适自然,别有意蕴。“晚鹰飘飖而下”表示欢迎。“晚鹰”何所指?诗题曰“看山”,其前所写诸景皆山,紧扣着山,十分切题。以此推断,晚鹰应当指山,或即指灵鹫峰。灵鹫峰又名飞来峰,在北高峰南,灵隐寺前。相传天竺(今印度)高僧慧理登此山,灵鹫,鹰属,为了押韵,目为晚鹰,自在情理之中。作者登北高峰,傍晚下山,取道灵隐寺前,正有飞来峰迎于路侧,应正合当时看山实际。况且毛泽东最反对胶柱鼓瑟,呆板地以山名原封不动地入诗。

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一首游兴诗,是他在南巡杭州时三次登北高峰后的闲适之作。全诗平和起笔,轻盈收韵,朗朗上口,功力深厚。

 

 

 

《五律·看山》作者: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
56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