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
  • 拼   音[ yǐ mào qǔ rén ]
  • 释   义

    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 出   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例   句

    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郭沫若《涂家埠》)

  • 用   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 近义词

    表里如一以容取人

  • 反义词

    量才录用

  • 繁   体

    以皃取人

以貌取人的意思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以貌取人成语典故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以貌取人造句

  • 1、,注重以貌取人,认为耳垂小了是没有福气的象征
  • 2、用人要以人品、能力为取舍依据,不应以貌取人。
  • 3、”人之优劣全不在貌圣主岂不闻晏婴三尺而为齐相周昌口吃而能辅汉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万望陛下三思
  • 4、我也不想以貌取人,我也有努力看见你的灵魂呀,结果你的灵魂也没有比你的外表美啊。
  • 5、比喻十四:恋爱就像导演,打出的旗号无一不是艺术至上,其实都是以貌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