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成

唐代  ·  杜甫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堂成》创作背景

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年底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这诗便是那时所作。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也还有不同的看法。

《堂成》翻译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草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从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葱的景色。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草堂修在桤林深处,桤林茂密透不进强烈的阳光,仿佛漠漠轻烟笼罩着,连风吹叶子,露水滴树梢都能听到。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草堂的落成,使乌鸦带领小鸟翔集,让燕子也来筑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旁人把草堂错比成扬雄的草玄堂,我可是懒惰之人,也无心像扬雄那样作《解嘲》文章。

《堂成》注释

1
背郭:背负城郭。
2
堂:即“草堂”。
3
成:落成。
4
荫白茅:用茅草覆盖。
5
熟:熟悉。
6
俯青郊:面对郊原。堂势较高,故用府字。
7
桤:落叶乔木,叶长倒卵形,果穗椭圆形,下垂,木质较软,嫩叶可作茶的代用品。
8
笼竹:蜀人称大竹为笼竹。
9
将:率领。
10
扬雄:西汉末年大赋家。

《堂成》赏析

杜甫流落到四川成都之后,在朋友帮助下盖成草堂,有了安身之所,生活暂得安定,心情暂得安稳,于是诗人提笔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一时的愉悦闲适之感。该诗以《堂成》为题,主要记录的是草堂和周围景物以及诗人暂居草堂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首联以“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直笔叙事、描写草堂的环境,享无夸饰:用白茅盖成的草堂,背向城郭,临江而立。由于草堂的建成,人们缘江往来,竟走出来一条路来。由于草掌的地势较高,从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翠葱茏的景色。诗人以简洁之笔,勾勒出了草堂所处的方位。

颔联“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两句。再现了草堂周围的幽静与安谧,环顾草堂四周。由于林木的枝叶茂盛将阳光都遮挡住了,而清风拂过桤树林。叶子相互摩擦,似发出轻轻的低吟之声。在淡淡的雾晨笼罩下,晶莹的露珠从经竹梢头徐徐地滴落下来,透着生机与活力。欣赏着如此美好的景致,诗人不禁生发出宁静愉悦闲适的心情,当然,美好的心情与美好的景致自然也融合在了一起。

颈联于是诗人便写出了“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的诗句。清晨茂密的树林中的融融景色,让飞乌们分外高兴,由于融入了这美好的景象之中它们都不愿意再去游飞苍穹,而是带着自己的儿女栖息在茂密的枝头,快活的小燕子,则喃喃细语着盘旋在林木之间,好不自在。这两句,诗人写出了草堂禽鸟之适。清新的景色之中,乌燕欢愉,生机无限。诗人用自己的欢欣之情,去体味禽鸟的欢愉之态,于写景状物之中寓有比兴之意,诗人在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终于有了一个暂时可以栖息的处所,翔集的飞乌,营巢的燕子。也与诗人一样分享着这份喜悦。然而诗人在文中一个“暂"字的运用,却将诗人虽是新居初定,此外却不是终老之乡的那种彷徨忧伤而又矛盾的心态表达了出来。

尾联诗人以“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的议论之语作结。扬雄是西汉著名的型者,成都人,当时时由于不阿附权贵而闭门写。太女经被人讥讽,于是著《自嘲》一文来自我安尉诗人道出了不能跟扬雄比较的原因,开始向情感的深处开掘。这是因为这里是扬雄的家乡,而诗人不过是一个过客。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虽不能被世人所理解,也懒得像扬雄那样写文章表白心情了。字里行间,客居他乡的淡淡愁绪让诗人无法释怀。

这首诗,由堂成写起,由写景到写人,再回到草堂,诗文清丽明快,前后呼应,写出了诗人的身世感慨。浓重的思乡情结,使得诗人只能在诗文中抒发暂得栖身之所的愉悦心情。

《堂成》作者: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
1339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