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

宋代  ·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公元1079年—公元1082年)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前期的作品。本首诗是其中一首。

《书湖阴先生壁》翻译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

《书湖阴先生壁》注释

1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2
净:一说“静”。
3
无苔:没有青苔。
4
成畦: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5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6
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7
送青来:送来绿色。

《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前两句“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写杨家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

后面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全文运用映衬和拟人手法。如果说庭院的美是人工创造的美,那么环境的美是天然施设的美。两者互相映衬,组成了一幅内与外、人造与天然美结合的完美的境界。特别是后面一联,把山水拟人化,青山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居然闯门而入,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因而成了传诵的名句。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出知江宁府。八年,再…
87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