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唐代  ·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创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马说》翻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马说》注释

1
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3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4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 。虽,即使。名,名贵的。
5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祇,只是。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6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7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出名。
8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9
一食:吃一顿。食,吃。
10
或:有时。
11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2
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3
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4
食马者:食,通“饲”,喂。
15
其:指千里马,代词。
16
是:这样,指示代词。
17
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
18
能:本领。
19
足:足够。才能。
20
美:美好的素质。
21
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2
且:犹,尚且。
23
欲:想要。
24
等:等同,一样。
25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6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7
求:要求。
28
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29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30
食之:食,通“饲”,喂。
31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尽,竭尽,发挥出。材,通“才”,才能。发挥出。
32
鸣:马嘶。
33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4
执:拿。
35
策:马鞭。
36
临:面对。
37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8
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39
邪:懂得,了解,认识。

《马说》赏析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

此文正面点明主旨,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而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这些宝马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局悲惨。没有把这些马当做千里马,千里马的死也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千里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透彻,却有很多辛酸痛楚还没有吐露,看似奔放,实则内涵丰富。

作者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有时欲一展所长却有力无处使,最后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由于食马者的原因,千里马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责难和惩罚,往往被痛打一顿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马说》作者: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446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