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宋代  ·  王之道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翻译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攀折梅花,忽然触景生情,心生愁思;拿着梅花却不知把它寄往何处。独倚着苍翠的竹子,想当日丈夫在江头扬帆远去,现在也该回来了吧。小船越走越远,越走越远,消失在迷蒙的烟雨中。

《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注释

1
倚竹:靠着竹子。
2
疏雨:稀雨雨稀。

《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赏析

这是一首写妻子盼夫远归的闺情词。

“一晌凝情无语”,是作者在攀折梅花时瞬间产生的不快,并不是说作者整日不说话而发呆。古时候,折梅是怀人的象征。“手捻梅花何处”,即是写怀念远方的丈夫。“何处”二字,写主人公想把梅花寄给丈夫,可又不知道丈夫身在何处,所以才“手捻”梅枝,“凝情无语”。

“倚竹不胜愁”一句从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句意中化出。杜甫原诗写的是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女子,她坚守贞洁品格高尚。作者此处化用杜诗,是暗写女主人公怀人念远的悲伤她焦急地盼望丈夫归来,望眼欲穿。“暗想江头归路”,是主人公对别离情景的回忆,想那时丈夫在江头扬帆而去,现在也该是回来的时候了吧!这一句和上文“凝情无语”相互照应,把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表达得深切感人;“江头归路”又与上文的“何处”相呼应,尽显主人公心中的茫然无助。

“东去,东去”,重复丈夫远去时的情景。那时,他坐着一叶扁舟,在迷蒙的烟雨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长江的尽头,意境凄迷、感伤,催人泪下。作者在这里使用倒叙手法,一方面可以向读者展现更多详尽细致的情节,丰富词意,另一方面可以突出女主人公心中的悲伤、失望,是对其性格的一个补充。

本词写思人念远之怀,善于刻画人物神情和心理,含蓄蕴藉,手法高妙。作者用语温婉、精到。可谓句句含情、字字珠玑,最后一句更是意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首词情景交融清淡雅洁。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作者: 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
152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