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宋代  ·  冯去非

凉生遥渚。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慵觑。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倦游也,便樯云柁月,浩歌归去。

《喜迁莺》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词人决心远离名利场而隐居的思想感情的词。 当时作者因受专横恣肆的丁大全的排挤而被罢官,于是乘一叶扁舟,准备归返故里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在归途中,作者触景生情,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喜迁莺》,回顾了他往日的宦海生涯。 上片起句「凉生遥渚」至「降叶满秋来路」六句,是写眼前景。「遥渚」、「绿芰」、「渔村」、「蟹舍」,皆是舟行所见景;「凉」、「霜」、「黄花」、「绛叶」皆是具有季节特徵的感受与景物。十一月,在北国,已是冬景萧萧,但在江南,却是黄花绛叶,宛若深秋。说「来路」,正是说「归路」。作者于宝祐四年的上半年被召为宗学谕(宗室子弟学样的教官),而在十一月罢官归里,「来路」尚记忆犹新,应诏而来时,一路青翠,至此则红叶满路了。「来路」一句貌似平淡,其中却寄寓著诸多深沉的感慨。从春到秋,这短短的时间,作者却已体验到宦海浮沉、人生无常的悲痛和无奈,「双鬓」正是这种经历和心境的反映。 据《宋史》本传记载,丁大全是用了先打后拉的手段,逼迫冯去非就范。「远梦偏欺孤旅」,实指可能就是这件事。去非对丁大全的这种行径,又愤怒又好笑,同时对官场又多了一层深刻认识,更坚定了远离官场,隐居而终的决心。所以词中接下去写道:「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微笑」,既是对丁大全之流嗤之以鼻,也是作者在诀别官场之后心境安详的表露。「书空无语」,是用东晋殷浩的典故。《世说新语·黜免》载,殷浩被废,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书空,用手指在虚空中写字。这个典故用得很贴切,作者位虽不及殷浩,但怀抱相似,遭遇相同。作者对这种不公平的遭遇,无话可说,只有书空无语而已。寥寥数语刻画出一个经历过宦海浮沉,见识过卑鄙小人后日趋旷达的归隐者形象。因此,幽愤之情,溢于言表。 下片换头由映入「清镜」里满面征尘的自我形象,转入对仕途往事的回忆。「慷觑」,懒得看,实际上是不忍看。「十载」句,指词人前后算来,他的仕途「征尘」生活,也不过十年左右。「长把朱颜污」,沉痛之中,杂有愤恨,对当时官场的批判,深刻犀利。《世说新语·轻底》云:「庾公(亮,字元规)权重,足倾王公(导)。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尘污」一词,主要用它政治上的寓意,矛头直指权奸丁大全之流。经历过十年的仕途坎坷生活后,词人从形象到心境都发生了极大改变,往日的朱颜已成「尘满面,鬓如霜」,所以不忍看。容颜已然苍老,心境也不例外,对长招朱颜污」的官场和小人,词人有了无奈而深刻的体认。 「借箸」、「挥毫」两句,是具体回忆自己仕途生活中可兹纪念的内容。「借箸」即出谋画策,出于《史记·留侯世家》。 「青油」指军中帐幕。这里的「紫塞」,是泛指北方边塞,冯去非「尝干办淮东转运司,治仪征」(《宋史》本传),仪征地处南宋的北边境,比作「紫塞」,亦无不可。从「借箸」、「挥毫」两句看,冯去非智谋超常,所以能在公卿间出谋运策,在边塞之上倚马挥毫。可是却被罢官,「借箸」,已成陈迹,作者用「旧事不堪重举」一笔结束过去,同样寓有不堪回首的沉痛。「间阔」以下,转写隐逸志趣。人生中原本不止一种美丽,一种价值。实现仕途抱负固然值得羡慕,但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何不纵情山水?山林之趣也值得向往啊!「间阔」、「冷落」等句,承「十载征尘」而来,对久违的「故山猿鹤」、「同盟鸥鹭」有抱歉之意,同时又开启结句的「倦游」一层,脉络井然。结句则形象而明快地写出了归隐的行动。「樯云舵月,浩歌归去」,萧洒而决绝。 应该说这首词在艺术技巧上是比较成功的。《蕙风词话·卷二》曾全首引录。并说「此词多矜炼之句,尤合疏密相间之法,可为初学楷模」。矜炼之句确实不少,如「擎霜」、「招雨」,一「擎」一「招」,把「绿芰」、「黄花」、傲霜斗雨的精神状态写活了;「樯云舵月」句的「樯」、「舵」,皆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云为樯,以月为舵,形象丰富,造语空灵而秀美,给人以高逸骚雅、飘飘欲仙之感,与写归隐的内容极相贴合。另外,作者恰当地穿插使用了散体句,对句密丽,散体清疏,对句与散体参差成文,这就是况蕙风所说的「尤合疏密相同之法」。

《喜迁莺》作者: 冯去非

冯去非(1192-·)字可迁,号深居,南康军都昌(今江西星子)人。淳祐元年(1241)进士。尝为淮东转运司幹办。宝祐中,召为宗学谕。丁大全为左谏议大夫,三学诸生叩阍言不可,理宗下诏禁戒,且立石三学,去非独不肯书名。宝祐五年(1257),罢归庐山,不复仕。景定三年,为范晞文《对床夜语》作序,并有书信一首,自署「深居之人」。论诗以气节自尚。年八十馀卒。《宋史》有传。去非与丞相程元凤、参知政事蔡抗善。吴…
2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