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宋代  ·  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创作背景

《醉垂鞭》这个词调最早出于张先词。这首词是他在宴席上的赠妓之作。早期的文人词,都是士大夫在宴席上即兴填词,交给美丽的歌女歌唱。后来词体发展的越成熟,越变成案头之作,而改变了词的本来面目。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翻译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池东的酒宴上初次见到你,穿的是绣有双蝶的罗裙。娇美的脸上只涂着淡淡的白粉,恰如一朵野花,恬淡而幽雅地沐浴着芳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细细端详,你真是尽善尽美,人人都夸赞你细柳般的腰身。你的到来,莫不是昨晚从巫山深处飘然而至?因为你来的时候,衣服上还像带着浮动的白云。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注释

1
宴:宴会。
2
初:初次。
3
诸处:到处。
4
道:说。
5
柳:细柳。
6
衣上云:衣服上浮动着云。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酒宴上的美丽的歌妓。上阙写酒宴初见此妓的第一印象。下阙写对此妓美态、神韵的特殊印象。

上阕首句写她所穿的裙子,罗裙上绣着双飞的蝴蝶。“东池宴。初相见。”两句,记相见之地(东池)、相见之因(宴),并且点明她“侑酒”的身份。“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两句,接着写其人之面貌,而着重写其淡妆。“闲花淡淡春”以一个确切的、具体的比喻,将她的神情、风度,勾画了出来。上层社会的行乐场所,多数女子都作浓妆,一个淡妆的,就反而引人注目了,故此“闲花”虽只“淡淡春”,却大有一枝独秀的风致。张先显然受了唐代张祜的启发,但“闲花淡淡春”一句,仍然很有创造性。唐人称美女为春色,此处“春”字,是双关。

下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三句用倒装句法。人人都说她身材好,但据词人看来,则不但身材,多地方都好,而这“诸处好”,又是“细看”后所下的评语,与上“初相见”相应。柳与美女之腰,同其婀娜多姿,连类相比,词中多有。结两句写其人的衣。词人由她衣上的云,联想到山上的云,而未写云,先写山,不但写山,而且写乱山,不但写乱山,而且写带些昏暗的乱山,这就使人感到一朵朵的白云,从昏暗的乱山中徐徐而出,布满空间。经过这种渲染,就仿佛衣上的云变成了真正的云,而这位身着云衣的美女的出现,就像一位神女从云端飘然下降了。这两句的作用,决不限于写她穿衣服的别致,更主要的是制造了一种气氛,衬托出并没有正面大加描写的女主人的神韵。写到这里,词戛然而止,更无多话,收得极其有力。

此词意境之妙于亦真亦幻。从其人所着云衣生发,就使人看了产生真中有幻之感,觉得她更加飘然若仙了。筵前赠妓,题材本属无聊。但词人笔下这幅美人素描还是相当动人的。妙处如“闲花”一句的以一胜多,“昨日”两句的真幻莫辩等。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作者: 张先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
162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