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宋代  ·  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庆元二年(1196年)闲居带湖时期。词人于闲居带湖之时而写了这首“纪念词”来表达自己对带湖家园新开的小池的思念之情。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翻译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大热的天气,我散乱着头发,衣服也披在身上,坐在新开的池子旁边。在盘子里盛着用冷水浸泡过的甜瓜朱李。泉水慢慢地流过来浸到台阶上了。我凿个池儿,叫月儿也到池子里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彩色画的栋梁,映在池子里频频地摇动。红色的芙蕖,都在水里倒开着。在我身边的心爱的人儿,把池子当做镜子,照着自己香腮上搽着红粉,要和红蕖比赛看看,谁的脸色最红,谁最漂亮。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注释

1
浮瓜沉李:将瓜李等果品浸泡于池水之中,以求凉爽宜口。
2
画栋:画有彩绘的房柱,代指屋舍。
3
红蕖:粉红色的荷花。
4
斗匀:搽匀。
5
人人:对亲昵者的爱称。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赏析

这首词言词浅淡,构思精巧,意境清新如画,读来情趣盎然。

上片主要写他夏夜池边纳凉的闲适之情。起韵写池,笔意曲折,以散发披襟的处所、浮瓜沉李的杯子这样的“谜面”,来暗伏新池这个“谜底”。同时,起韵写池而又兼写人,词人在新池边纳凉的快意、方便与闲适,于此可见。“涓涓”一韵,仍是曲折写池,写新池一筑,水意充盈,以至侵湿台阶、送来凉爽的情形。上片末韵,以“筑个池儿”的轻巧口吻正面点题,兼写因池见月的景象。这里的用语轻松有趣,“池儿”“月儿”的称呼,轻俗便捷,足见喜爱之情,而“唤个月儿”的措辞,不仅写景由实境入空,更是妙语解颐,天下有水则有月,本无稀奇,经词人这么一说,平常的一个意思竟显出盎然的趣味。

下片主要写池中丰美的倒影,写得空灵而优美。这倒影由无生命之物到有生命的高级动物逐层递进,诗意渐浓而意境渐美。首先他写池水边自己华居画栋在池水中投下它的倒影,这倒影随波摇动,空灵不定。其次他写池水中的粉色荷花也在池中投下自己的倒影。水面上开放的荷花和水中荷花的倒影交相辉映又浑然一体,使人乍见之下,以为是荷花“倒开”于水中。于此可见,同写倒影,但词人笔法有变,一就其“摇动”来写,一就其“倒开”来写,这就不显得单调了。最后一个可以与池水中的荷花倒影媲美的,是一个打扮好的红妆美人临池照影的倒影。对这个倒影,词人没有正面下笔,而是用“照香腮”“把做镜儿猜”的写其实体,来埋伏池中必有其倒影之意。

词题为“新开池”,因而词中的写景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池水而展开,景色和人物都是通过水中的倒影显现出来。篇中白描的手法,明白如话的语言,灵动的笔意,轻松的笔调,颇有元曲小令的风味,值得把玩。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作者: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东…
613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