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

宋代  ·  叶梦得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 恨无羯鼓打梁州。 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 会须击节溯中流。 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临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创作背景

词后,作者有自注云:“世传《梁州》,西凉府初进此曲,会明皇游月宫还,记《霓裳》之声适相近,因作《霓裳羽衣曲》,以《梁州》名之。是夕,约诸君明夜泛舟,故有梁州、中流之句。”又《乐府雅集》有作者自注云:“去岁中秋,南山台初成,与徐敦立氏昆仲,连三日极饮其上,月色达旦无纤云。尝作《临江仙》三首。今岁敦立在馆中,招章几道、朱三复会诏芳亭,追怀去年之集,复用旧韵作。”叶梦得在南山台诏芳亭“连三日极饮其上”事,据查,是指绍兴乙卯八月九日至十一日,当时作者连续三天写了三首《临江仙》。这一首当写于绍兴丙辰,即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作者时年六十岁,闲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卞山。

《临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翻译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 恨无羯鼓打梁州。 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
希望年年都能这样在月下泛舟,同游太湖,共同一醉。可惜没有《梁州曲》和粗犷的羯鼓。去年今日饮酒高歌的美好的回忆至今还留在脑海中,真是好景难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 会须击节溯中流。 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
请不要笑我老了还发狂似的引吭高歌,虽然我双鬓已白,但还能像祖逖一样率部渡江,中流击楫。突然被一声响彻云雪的笛声惊醒,只见月光把水边楼阁照得通明。

《临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注释

1
聊:姑且。
2
羯鼓:古代的一种两面蒙皮、腰部很细的鼓,据说从匈奴的一个别支羯族传入中原。
3
击节:用手或拍板打拍子以节乐曲。
4
溯:逆水而上。

《临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赏析

叶梦得是支持抗金事业、有志恢复中原的爱国志士,他曾经两次任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知府,对军事的补给工作做得很好,有助于前方的抗金战争。如今老了,闲居吴兴,不得不以醉酒、赏月、做诗来打发日子,但他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并没有忘记这金瓯残缺的现实。因而在这月夜泛舟,遨游太湖的时候,便很自然地想起了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发誓要收复中原失地的东晋名将祖逖。

词的上片,先照应去年中秋游太湖事:“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他希望每年都能为今夜这样的月色共同一醉,便又共同驾着酒船在湖上飘浮。因为湖上赏月,便想到了唐明皇游月宫后作《霓裳羽衣曲》即《梁州曲》的故事;因为豪饮,便想到了适于表达豪情的羯鼓。可惜,这二者都没有,非常遗憾,所以说:“恨无羯鼓打梁州”。“羯鼓”,古代的一种两面蒙皮、腰部细的鼓,据说从匈奴的一个别支羯族传入中原。这时使他又很自然地联想到去年今夜举酒高歌的情景,那高歌笑语声好象还在耳边回响,去年的风光也还留在眼前。“遗声犹好在,风景一时留。”就是从眼前回想去年。

于是,下片笔锋一转,抒发他的酒后豪情:“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双鬓成秋。会须击节溯中流。”他告诉坐客,不要为自己老了还发狂似地引吭高歌而发笑;他提醒坐客们注意,他已经为抗金事业奋斗了一生,虽然赢得的是“双鬓成秋”,无裨于事,但他坚信“会须击节溯中流”,总有一天还能够象祖逖一样,率部渡江,中流击楫,实现他的壮志宏图的。可是,严酷的现实告诉他,这是梦想。“一声云外笛,惊看水明楼。”忽然响彻云表的笛声,把他从幻想中惊醒,那水光和月光把水边的楼阁照得通明。

全词流露了真挚的感情,展现了完整的人性,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

《临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作者: 叶梦得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授丹徒尉。崇宁初授婺州教授,召为议礼武选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建炎二年(1128)除户部尚书,三年迁尚书左丞。绍兴间,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全力抗金。后隐居湖州卞山石林谷,自号石林居士。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宋史》有传。精熟掌故,于《礼记》、《春秋》、《老子》诸书,均有考释。著有《石林燕语》…
99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