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行圃

宋代  ·  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初秋行圃》翻译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落日看来好像无情却最有情,催促千树万树上的蝉在傍晚时一齐鸣唱。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听着声音近在咫尺,却无法找到它们,一旦寻到它的近旁,却又没有了声响。

《初秋行圃》注释

1
催:催促。
2
暮:傍晚时分。
3
鸣:鸣叫。
4
咫尺:周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形容距离很近。
5
不声:指停止叫声。

《初秋行圃》赏析

《初秋行圃》是杨万里所作的一首田园咏物小诗,描绘的是初秋时节,诗人漫步“圃”中之所见、所闻,画面清新,真切传神,颇富趣味。

头两句“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即景写景,以清浅优美的笔触勾勒了一幅“落日西斜,暮蝉选鸣”的图景。金乌西下,余晖漫洒、橘红色的光晕铺满大地,在丛密的树木中牵出一层层清影,似极萧疏无情,实际上却最多情。首句“有情”二字,乃全诗诗眼之所在,无情有情之比,非独是在说落日,也是在说蝉,说初秋,说游目所见之种种。

古人谓伤春而悲秋,秋本是一个令人常感突落的季节,落日含燕的也总是近黄昏的惋叹、秋蝉更多夜呜,鸣声凄切,寓意哀凉。但在诗人笔下,这些原本萧疏的景物却变得欢快活泼了起来。蓊箭郁郁的林木间,有群蝉栖息,天将暮,落日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般催着它们赶紧呜叫。这里“催”之一字用得最是传神,不仅将“落日”拟人化,更与“遍”字相缀。暗言蝉之多,蝉鸣之盛。蝉声此起彼伏,响彻园内“万树”之间,伴着“落日”,更见情趣。闻此声,观此景、正悠然漫步的诗人情不自禁地便做出了“寻”的举动。

后两句“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无声。”明是在绘事写人。实际上还是在即景写景。只不过是在这幅初秋的图景中加入了人的影像。蝉声起伏不定,仿佛就在身边,但却怎么都找不到鸣唱的蝉在哪里,等终于找到了,蝉却不叫了。闻声寻蝉本就是十分跳脱的举动。待到寻蝉却不鸣,更觉有致。

杨诚斋能围绕蝉这一物象,将初秋园景写得这般生动逼真、趣味盎然,其心裁之别其、造语之玲珑、立意构思之巧致,自可见一斑。

《初秋行圃》作者: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调零陵丞。乾道,知奉新县,擢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权吏部右侍郎官,将作少监。淳熙间,历知常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迁广东提点刑狱。十一年(1184),召为吏部员外郎。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尚书右、左司郎中,秘书少监。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禅,召除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为实录院检讨官…
61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