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清代  ·  董士锡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写作背景已无从考察,但从词意揣摩,当是词人奔波仕途之际的情感流露,是词人对国事人生的思考记录。作者身处嘉庆、道光年间,其时正是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贪吏当道,财政支绌,军备废驰,国势下降,危机日重的社会又遇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词人为此深深地忧虑。有感于如此危局,作者写下了这首词。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翻译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美好的春光怎肯长住人间,已如流水扬波去远。多事的秋风又吹过大江,杳然的春光何时才能回还?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
落叶萧萧已伴秋风一片,报警的画角切莫再把人心震撼。天地昏暗是浮云遮了明月,问谁能高擎长江洗清霄汉?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注释

1
韶华:光阴。
2
争肯:怎肯。
3
西风:秋风。
4
无赖:调皮,狡狯。这里是烦扰、多事之意。
5
角:古代乐器,常响于军中作报警之用。
6
浮云遮月:暗寓朝中奸佞当道。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赏析

此词即表达此种悲秋的困惑之情。虽是文人感时兴悲的积习所致,但也确是人生中常见的普遍情绪,为抒情文学所不废。

上片“韶华”二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无生命的时光以生命和意识。韶华不肯与人长期依偎,像江水一样滔滔逝去,显示出物换星移之自然规律。词人慨叹年华似水,红颜易凋,怆然与无奈之情于此表露无遗。人生有限,时间无限,这一永恒的矛盾曾引发过多少哲人的思考。词人为官在外,颇尝羁旅劳顿之苦,时惊年光飞逝之疾,对比感触良多,常用词的形式表达出来。“西风”句,写自己的心情和行踪。在西风萧瑟的日子里,词人百无聊赖,涉江北去,不禁怅然回首江南故里。在西风骤起,万木摇落之际,最易诱发乡思。古人曾有见秋风思菰莱鲈鱼脍之美而辞官归里的酒脱之举,词人生在山青水秀的江苏,此时客过异乡,面对“西风愁起绿波间”的景象,怎能不触动满怀乡情。“历尽千山万水 几时回”,身在途中,复又思归,这就把词人既不愿行,又不得不行的矛盾心情和盘托出。

下片起首承上“西风”意,用“秋声带叶萧萧落”七个字描绘出一副秋风衰飒,黄叶飘零的秋景图。此句意境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相类,当是由之点化而来,虽气魄不及杜,但此句在此词中有似承又转之妙。上片痛丧韶华,情绪低沉、压抑。下片若不另辟新境,从笔法上讲,文势呆滞,从命意上讲,词品欠高。词人深谙此中三昧,既另辟新境,又未伤曲之意脉。联系下句“莫响城头角”希望回避战事来看,这七字便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秋景图,当有深意寓焉。由此看来,“秋风带叶萧萧落”也是清朝社会风雨飘播的“秋景图”。“浮云遮月不分明”词人借眼前景,暗喻清廷昏愦,奸邪满朝,在清社会的“秋景图”上又重重地补上一笔。“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表层意思是说希望有壮士出,用滔滔长江之水洗尽满天阴霭,使青天重现。深层含义则是寄希望于雄才不略之士出来拯救时局。这主要是因为词人紧扣身处的环境落墨,如头上浮云遮月之象,眼前长江奔涌之景,信手拈来,妙合无痕。

董士锡为常州词派开山张惠言之甥,继承外家之风,重意格,崇比兴。这首词很能代表常州词派的特点,上片怅叹流年,下片深忧国事,借秋风,浮云绾合自然、社会,人生,运意于骚雅古怀,深得兴象风神之旨。

《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作者: 董士锡

董士锡,清朝嘉庆年间人,字晋卿,一字损甫,籍贯江苏武进。副榜贡生,候选直隶州州判。幼从大母受《孝经》章句,及就外傅读诸经史,悉能通解。年十六,从两舅氏张皋文、宛邻游,承其指授,古文赋诗词皆精妙,而所受虞仲翔《易》义尤精。顾家贫,非客游无以为养。馆于张古馀、阮芸台、方茶山、洪石农诸处,率名公卿也。又历主通州紫琅书院,扬州广陵、泰州两书院讲席,所至士皆慕而化之。李申耆应聘修《怀远志》,因事去,必待君蒇…
4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