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三首(其三)

唐代  ·  张籍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凉州词三首》创作背景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

《凉州词三首》翻译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凉州词三首》注释

1
凤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
2
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3
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
4
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5
恩泽:恩惠赏赐。
6
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凉州词三首》赏析

这是一首痛斥边将腐败无能的诗。

前两句“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写景,点明边城被吐蕃占领的时间之久,以及景象的荒凉萧瑟。“凤林关”,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北。安史之乱前,唐朝同吐蕃的交界处在凤林关以西,随着边城四镇的失守,凤林关亦已沦陷。在吐蕃异族野蛮掠夺、横暴奴役下,凤林关内,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岁岁年年只见寒水东流,白草丛生,黄榆遍地,一片萧条。这里,诗人既用“白草黄榆”从空间广度来写凤林关的荒凉,又用具体数字“六十秋”从时间深度来突出凤林关灾难的深重。“六十秋”这不是夸张而是写实,国土失陷如此之久,边民灾难如此之深,为什么没有收复?原因在哪里?由此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愤激的谴责。

后两句“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前句写边将责任的重大。“皆承主恩泽”,说明了边将肩负着朝廷的重命、享受着国家的厚禄、担负着人民的重望,守卫边境、收复失地是他们的天职。然而六十年来失地仍在吐蕃的铁蹄下,这不是国政内虚、边力不足。后一句直指原因:守边的将领无人提起收复凉州。边将享受着国家优厚的待遇,却不去尽职守边、收复失地,可见其饱食终日、腐败无能。这两句一扬一抑,对比鲜明,有力地谴责了边将忘恩负义,长期失职,实在令人可憎可恨,可悲可叹。

此诗的主旨落在最后一句,诗人不是从正面围绕主题来叙述,而是从侧面落笔,这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特色。这一景一情,从侧面有力地突现了卒句主旨的表达,义正辞严,酣畅淋漓。

《凉州词三首》作者: 张籍

张籍
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县)。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官职。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早年生活贫苦,后来官职也较低微。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统治时期,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拚命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张籍由于社会地位较低,有机会接触中下层社会生活,对实现有较深刻的认识。因此,他写了许多揭露社会矛盾,反映…
428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