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唐代  ·  李商隐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桂林》创作背景

此诗应为李商隐于大中元年(847年)随桂管观察使郑亚宦游桂林时所作。大中元年(847年),桂管观察使郑亚邀请他往赴桂林任职,李商隐几乎没有犹豫便与之同行。在唐代官场,除了科举之路,还可以通过担任一些有势力官员的幕僚而得到举荐升迁的机会,李商隐时亦抱此打算。此诗为写当时当地的殊乡形胜、风俗而作,亦或为抒发其自身的异乡愁绪。

《桂林》翻译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
桂林城窄四周的山好像要压下来,荔江江面开阔好像浮在地面一般。
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东南荔江通向极远之地,西北耸立着高高的雪观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
青枫两岸的树木,有神灵在此护佑;而在深邃的白石潭底,还游弋着巨龙。
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龙船上箫鼓的声音从不停歇,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祈求呢?

《桂林》注释

1
江:指桂江、荔江。
2
绝域:极远之地。
3
高楼:指雪观楼,见《桂海虞衡志》。
4
白石湫:在桂林城北七十里,俗名白石潭。
5
殊乡:异乡;他乡。
6
祷:请求,盼望。
7
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桂林》赏析

此诗是李商隐在桂林郑亚幕中所写,一方面描写作日者异地为客的所见所闻,另一方面借此抒发诗人自身的异乡愁绪。

首联“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写地势,审美视角开阔大气,远近相谐。在炼字方面,其中“窄”与“压”“宽”与“浮”,分别相互映衬,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置人于险奇荒凉之域。在句势和语义上,第一句与第二句恰好构成一对极富张力的矛盾关系,前句紧张,后句舒缓,可谓一张一弛。这二句写出了异乡的山重水阔,描绘出一幅与中土殊异的难状之景。

颔联“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大开大阖,先于想象中写出桂林一带交通的险峻奇特,接着适时借用古诗“西北有高楼”,不仅契合无间,而且更进一步将笔力上扬,使得三、四句在一、二句的险奇荒凉之后,更显“高亮雄壮”。

颈联“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着重描写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但是这种描绘,不是一种静态的摹写而是以“护”“移”化静为动,并且“神”“龙”二字也显露出诗人看到这一切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按照当时的说法,桂林地处偏远,多的是化外之民,虽然当地人的一些风俗,李商隐不一定能够适应,但他却用了“神”“龙”这样的字眼赞叹之,实际上深刻地抒写出了一种无法融入当地生活环境的异乡人情怀。

尾联“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从文字表面来看,将对于异地风俗神化的笔调拉回到这些风俗的真实面目上来,似乎是对五、六两句所显露的对于当地风土人情的羡慕之情的一种转折,认为异地的这些风俗行为难以休止又骚扰了自己的宁静。然而,如果仔细体会作者异地为客的凄凉之感,即能感受到诗人无论对当地的风俗作了神化或是还原,都说明了诗人心怀故乡和京城,以及异地为客而产生的欲说还休的忧愁与尴尬。

全诗写殊乡异俗,纯用白描,也十分工妙。

《桂林》作者: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被任为幕府巡官。二十五岁时,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中进士。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任为书记,并娶他女儿为妻。唐朝中叶后期,朝政腐败,宦官弄权,朋党斗争十分激烈。李商隐和牛李两派的人都有交往,但不因某一方得势而趋附。所以他常常遭到攻击,一生不得…
574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