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思友三首(其一)

唐代  ·  王勃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寒夜思友三首》创作背景

《寒夜思友三首》是一组明确标明思友的诗歌,当作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这年晚秋,王勃从梓州来游成都,这三首诗即作于深秋淹留蜀中时。

《寒夜思友三首》翻译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久别后的孤寂渐渐侵入我的心怀,客居他乡使我脸色变得憔悴不堪。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夜不成眠,只有在月色之下弹琴相慰,这样的相思之情怎样才能到尽头?

《寒夜思友三首》注释

1
侵:侵扰。此处有渐进之义。
2
容色:面容,脸色。容,是容貌,色,是神色。
3
调:整理。
4
何极:什么时候才能终结。

《寒夜思友三首》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

首句“久别侵怀抱”,点明写诗的缘起。长久的离别所产生的孤独、乡愁,慢慢地侵入了诗人的怀抱之中,即占据了他的身心,弥漫了他的精神,让他在这种愁思中难以自拔。因为久别之思慢慢侵入、充溢情怀,所以就有了第二句:“他乡变容色。”乡愁之苦,可谓是一至于斯。排解愁思的办法之一,是“月下调鸣琴”,即在乡愁最深切之月夜整理琴弦,歌之咏之。但是,从下句“相思此何极”来看,这相思仍然是排遣不了的,所以オ有这个感叹。

这首诗几乎就是直抒胸臆之作,这既是初盛唐之际的唐诗风格,更是王勃的特殊风格,或者说,是由他开创的一种诗风。

《寒夜思友三首》作者: 王勃

王勃
王勃(650─676),初唐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据传六岁就会作文章,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当时诸王中斗鸡之风盛行,王勃戏作《檄周王鸡》一文加以嘲讽。周王就是唐高宗的儿子、后来的中宗李显。唐高宗李治恼恨王勃「大不敬」,就将他逐出王府;王勃因此得以漫游蜀中,曾一度任虢州参军;后来又因为受牵连犯了…
95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