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宋代  ·  辛弃疾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翻译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无颜愧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的西楚霸王.当年被围困垓下之时,在军帐中是多么匆匆忙忙,至今多情的草木依然惦记着千年之前的悲剧英雄.只要唱起当年的垓下悲歌,虞美人草便会迎风而舞。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人们怀念项羽,同草木一样情深意浓,只是往事朦胧,如今像项羽那样誓死不过江的英雄再也见不到了,看见的只是湘妃竹上的斑斑血痕依然浓重。传说德政爱民的舜帝有两个瞳孔, 而不肯过江的项羽也是两瞳孔,他力征天下,不行德政,终至兵败自刎,真让人痛 心疾首啊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注释

1
玉帐:军帐之美称。
2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指项羽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3
虞:虞姬。
4
湘娥竹:舜帝死后,二湘妃泣泪落翠竹,在竹上留下斑迹,人谓之斑竹。
5
盖:因为,或者是。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赏析

词的上片是先赋霸王别姬这一悲剧然后歌颂虞美人草对英雄人物项羽和虞姬的怀念。下片却借另一传说舜和项羽眼中都有双瞳子的故事,又同死于不幸,而哀悼湘妃和虞姬这样女子爱情上的不幸。

上片“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即根据《史记·项羽本纪》写该下之围项羽不肯过江东卷土重来,在军帐中自已作《虞兮》之歌而让虞姬作楚舞然后自刎的事。不肯过江东”是用李清照《项羽庙》诗。于是下面写“至今草木忆英雄唱着《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意思是草木也懂人事虞美人草也会追怀这一悲剧中的英雄与美人。这样的写法远比说虞姬变为虞美人草意义大更感动人。

下片却用一种是否这种悲剧是注定的命运的说法把虞姬比起湘娥来。湘娥即帝尧的二女帝舜的妻子湘君湘夫人。传说帝舜南巡死在苍梧湘君湘夫人泪染竹上至今湘中产有一种斑竹点点斑斑,都是湘妃的眼泪染成。可是怎样把虞姬的命运同湘娥的命运联系起来对比呢?他是根据《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说舜是重瞳子而项羽也是重瞳子的话,而说“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目重瞳,堪痛恨羽也重瞳”这样他便渲染了虞美人同湘妃可以媲美都是儿女情深美人爱英雄,只可痛恨的是他们的命运不好舜是重瞳恰巧项羽也是重瞳!把项羽的失败归罪于命运这样说法本是不科学的,但是这却是怜惜英雄,不愿怪罪英雄的一种托词,在词中这样写也还是可以的。这样便很好地写出了美人爱英雄,追怀项羽、虞姬这一主题。

这首词写的也是比较豪迈的。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作者: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东…
613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