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悲怀

宋代  ·  李觏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秋晚悲怀》翻译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年华渐长,每日里为生计奔波,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夜长昼短,转眼就是一天,许多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做,这一天就过去了,真是让人伤心。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金风送爽,秋意渐浓,树叶一天天地变黄,又渐渐地染上红色,金风送爽,秋意渐浓,树叶一天天地变黄,又渐渐地染上红色,时光倏忽,从早晨的朝阳到傍晚的夕阳,好像就是一瞬间而已。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春水东流,终究会奔流入海,小松树虽然还没有长高,但是却能顶天立地,它虬枝昂扬,经受得住耐得住任何风霜雨雪的摧残,从而更加茁壮挺拔。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如何才能留住这匆匆而逝的光阴呢,如果能像道书中的壶公那样就好了,追随着壶中的仙翁,也许就能知道日月的长短,从而不令岁月白白地蹉跎,华年不再匆匆地流逝。

《秋晚悲怀》注释

1
渐老:年岁渐长。
2
天寒日短:夜长昼短。
3
一瞬:一瞬间。
4
曙光成夕阳:早晨的朝阳到傍晚的夕阳。
5
应到海:奔流入海。
6
壶中若逐仙翁去: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

《秋晚悲怀》赏析

秋天本是农事收获的大喜日子,但历代诗人以秋为题大抒感秋、悲秋之情怀,大约是时令秋近冬暗喻人近老死的缘故吧。本首《秋晚悲怀》作者也借秋晚“天寒日短”“红色上黄叶”“曙光成夕阳”的秋景描写来抒发自己“岁月将零”怀才不遇的伤感情怀。

首联诗意: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时光很快流逝忧心劳碌一生,人生的秋天已到垂暮之年,与这时令的秋天“天寒日短”一样,怎么不使人更加伤心呢?此联作者见时已暮天又寒日又短易逝的时光又不会给壮志未酬的人留情。从悲秋入笔抒发自己的悲伤之真情。

颔联续写秋景,并寓情于景中。诗意:晚秋的黄叶被秋霜染上了红色“霜叶红于二月花”层林尽染景色迷人,但毕竟不及花开鸟语的春光啊!黄昏快到了,夕阳西下,虽道夕阳无限好,奈何只是近黄昏,哪抵得上黎明的曙光与八九点钟的朝阳。树叶由绿变黄再变红太阳由曙光成朝阳再成夕阳这是自然界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像人的生、老病死规律一样不可回避。此联因诗人见景生情而多感面对现实难免产生哀愁。

颈联写作者想到春水山松要从现实中求振奋。诗意:曾在那小溪流淌过的春水啊!可能流到了江河汇集到无边无际浩瀚的海洋中,成了沧海一粟海水中有它生命的一分子;山上的青松老于擎天枝叶茂盛四季常青它的较强生命力取决于它不怕风欺霜打、雪压的坚强性格吧。作者借"春水”喻自己已过的岁月,借老松喻自己人老心不老的气节,想从现实中找到慰藉,并鞭策自己奋进。

尾联仍写作者想从悲“秋”中超脱。诗意要学那柔弱的春水、不老的山松从现实中解脱但秋晚映入眼帘的尽是秋霜染就的黄叶快要落山的夕阳。秋风袭人体寒心凉那就只有追随壶中的仙翁去过那不管日月长短、万物枯荣的神仙生活,再也不会有岁月蹉跎难复的忧虑了吧。

全诗以秋晚所观景色入笔,以想学神仙超凡脱俗收尾,寓情于景,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用字与众不同可见诗人人格诗风非同一般。

 

《秋晚悲怀》作者: 李觏

李觏
李觏:字秦伯,北宋思想家。
9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