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亭子送李司马

唐代  ·  岑参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 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 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西亭子送李司马》创作背景

乾元二年(759)五月,岑参任为虢州长史。这首诗即是作者于虢州西山亭子送别友人而作的。

《西亭子送李司马》翻译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高高亭子位于郡城以西,直上千尺与那浮云相齐。
盘崖缘壁试攀跻,群山向下飞鸟低。
顺着山崖向着山顶登去,群山向下觉得飞鸟更低。
使君五马天半嘶,丝绳玉壶为君提。
半天空今马儿阵阵嘶叫,游壶美酒本为好友而提;
坐来一望无端倪,红花绿柳莺乱啼,千家万井连回溪。
坐到亭上放眼一望无际,红花绿柳处处莺鸟乱啼,千家万户连着弯弯小溪。
酒行未醉闻暮鸡,点笔操纸为君题。
饮洒末醉已听傍晚鸡啼,提笔写诗送别为友离去;
为君题,惜解携。草萋萋,没马蹄。
为君题诗啊,哀伤别离,春草萋萋啊,没了马蹄。

《西亭子送李司马》注释

1
郡城:指虢州。
2
盘:盘旋。登,升。
3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
4
五马:汉时州郡太守用五马驾车。
5
天半嘶:在半天空嘶叫。
6
丝绳:指提酒坛的丝绳。
7
玉壶:酒壶。
8
端倪:边际。
9
井:古时八家为一井,引申为乡里,家宅。
10
回溪:回环的溪水。
11
行:行酒。
12
点笔:以笔点墨。
13
解携:别离,分手。
14
萋萋:草木繁盛的样子。

《西亭子送李司马》赏析

这篇作品为送别之作,描绘西亭景物,抒写惜别情怀。

诗的开头四句写登亭。首句点出西亭的方位及其“高高”的特点,次句承首句以“直上千尺”来直写其高,以“与云齐”来陪衬其高。三、四两句则写登亭,用“群山”“飞鸟”来烘托西亭之高,并点出已登上。

诗的中间五句写登上西亭后所见景物。“使君五马天半嘶”,点示主人身份并从侧面写西亭之高,与上面“群山”,“飞鸟”构成颇为雄壮的景象。“丝绳玉壶为君提”,顺便点出“送”字,并为下面“酒行末醉”伏线。接着,诗中使用一“望”字领起,写登亭后所见。“无端倪”写总的感受,意境辽阔,很符合登高特点。下面两句具体写景物。“红花绿柳”,以浓郁的互相映衬的色彩写所见,“莺乱啼”写鸟声的喧嚷,是所闻。这一句描绘出百花盛开,百鸟鸣啭的盎然春意,是西亭子周围景色。“千家万井连回溪”是俯望所见,勾划出宁静幽美的田野风光,是山下景色。这几句景物描绘,由近及远,用笔极自然,深远的景物中透露着春的气息。

诗的后面六句写“送”。先以不觉时间流逝,写愿与友人相聚长久,留恋不忍别离,接着又两处点出“为君题”,这种复唱的句式,与上文“为君提”一样,流露出友情的深厚。“惜解携”,直写心怀,感情十分深挚。诗的结尾两句:“草萋萋,没马蹄”,是诗人对送别的联想。友人就要跨马登程,而路上春草却要没过友人的马蹄。以景写情,“惜”字从中得到含蓄的表现。

这首诗写景物,语句清新优美,意境深远开阔。诗为七言古诗,句句用韵,一韵到底;中间以三句为一节,结尾四句皆用三字句,写得挥洒自如,自然流畅。结尾以萋萋春草写别情,既点明题意,又十分优美含蓄。

《西亭子送李司马》作者: 岑参

岑参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411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