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应氏二首(其一)

汉代  ·  曹植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送应氏二首》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植时年二十岁。应氏指应瑒、应璩兄弟,二人并为曹植的好友。曹植作此诗时离董卓作乱已历二十余年,因为不断的军阀混战。昔日繁华的京都已经残破不堪,面对荒凉萧条景色,又想到马上要与友人各奔一方。于是他写下了《送应氏二首》。

《送应氏二首》翻译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荆棘高高仿佛上与天齐。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踏足地面觅不出条路径,荒芜了的土地谁来耕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游子已经多年没有归来,再也认不得交错的陌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原野是何等的萧条,千里地见不到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伤心哽咽竟无片语只言。

《送应氏二首》注释

1
北邙:山名,在洛阳东北。
2
阪:同“坂”,山坡。
3
宫室尽烧焚: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把洛阳的宗庙宫室全部焚毁。
4
顿:塌坏。
5
擗:分裂。
6
参天:上高至天。
7
耆老:犹言德高之老年人。耆,六十岁以上的人。
8
畴:田亩。
9
田:动词,耕种。
10
念我平常居:这句是代久不归的游子(即应氏)设词,应氏曾居家于洛阳。平常居,一作“平生亲”。

《送应氏二首》赏析

此诗写洛阳遭董卓之乱后的荒凉景象。

此诗开头由”登“字引出一个“望”字,接下来即描写“望”之所“见”。北邙阪,即洛阳北邙山。诗人登临此山向远处望去,看到的是一片荒芜景象:宫室尽为荒墟,处处断壁残垣,蒿草疯长,荆棘参天。接着,诗歌由景写到人。董卓之乱后,军阀混战,战乱频仍,这里已经见不到年老之人,只看到一个少年于这片荒芜之中,欲抬脚举步,却找不到路径。四下里荒草遍地,不见一片农田。这个从远方回家的游子,已经看不出哪里是曾经的田间小路了。有人说这个游子便是应氏兄弟,因为他们的父亲曾在洛阳为官,他们也应在这时生活过。这固然不错,然而且不说应氏兄弟本为汝南郡人,而单是就诗歌抒情的主体来看,这个“游子”也就是诗中的那个“新少年”,他的所睹所想分明是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他感叹着民生的凄惨:“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面对这一番破败景色,竟至“气结不能言”,这分是诗人自己的化身。而所谓“平常居”之语,则曹操曾在洛阳多时,曹植也曾在那里居住过也未必不是事实。就是这次分别之前曹植也已于洛阳逗留了几日,且"平常居"亦可不必拘泥为"常所居"。

这首诗歌中,诗人以一个少年的眼光看一场社会大劫难后的情景。他所见之状,无非荒残破败,班固、张衡所描画赞颂的“东都”“东京”的昔日盛况,早已化为灰烬。诗人以严肃的态度如实地记述了目睹的情状,始而遥望洛阳的全貌,由宫室到墙垣,再由景色的萧条到人物心情的震惊和所怀的悲悼。从这首诗中可深深地感受着这个少年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生活严肃的态度。可以说,在今存建安文士纪丧乱的诗歌中这首诗歌与王粲的《七哀》诗确实同为最优之作。如果诗歌就此而止,那么全诗与“祖饯”之意似嫌有些距离。因为这首诗毕竟是送别时所作,而且在这样的动乱年代中与友人分别,定是感慨良多。

《送应氏二首》作者: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是建安时期最有才华的诗人。早期很受其父的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因而受到其兄曹丕的嫉恨。曹丕即位后,曹植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与迫害,几次被贬爵移封。曹丕死,曹叡即位后,曹植曾多次上书,希望能有报效国家的机会,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在困顿苦闷中死去,年仅四十一岁。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对于建功立业的热烈…
51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