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一)

宋代  ·  鲍照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拟行路难》创作背景

《拟行路难十八首》是鲍照拟汉乐府杂曲《行路难》而作的组诗作品,《行路难》原辞已不传,鲍照这十八首拟作是今传此曲的最早作品。这十八首诗题材不尽相同,当非一时一地之作。元嘉二十八年(451)到元嘉三十年(453)间,鲍照先是自解侍郎,后离开始兴王任永安令,接着刘劭谋反,自己又被“禁止”,蒙受株连。仕途坎坷,几度沉浮,对照组诗的内容,有许多与这个时期景况暗合之处。《拟行路难十八首》当作于这个时期。

《拟行路难》翻译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献给您金杯盛着的美酒,镶嵌玳瑁的玉匣里的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绣着多彩的芙蓉花和羽毛装饰的帐幔,织着各种葡萄的锦缎被子。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也挡不住年岁将老红颜衰,月光流逝夜深沉的凄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希望你节制悲伤减少忧愁,听我侧击行路难的歌调。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君不见汉时的柏梁台,魏时的铜雀楼都早已灰飞烟灭,难道有谁还能够听到古时候的清音管乐?

《拟行路难》注释

1
奉:奉送。邰希葑给。
2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一本作“匜”。
3
玳瑁:一种和龟相似的海中爬行动物,其甲壳黄褐色,有光泽,可用做装饰品。
4
七彩芙蓉:多种颜色的芙蓉花图案。
5
羽帐:用翠鸟的羽毛装饰的帐子。
6
九华蒲萄:以许多蒲萄组成花纹的图案。蒲萄,即葡萄。
7
锦衾:用锦做成的被子。
8
红颜零落:容颜变得衰老。
9
寒光:寒日的光辉。
10
宛转:转移。
11
时欲沉:时将晚。
12
裁悲:制止悲伤。裁,免除。
13
减思:减少愁思。思,忧愁。
14
抵节:击节。抵,侧击。乐器名,又叫“拊”。指《行路难》诗。
15
柏梁:台名,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建,在长安。
16
铜雀:台名,曹操于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建,在邺城(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北。
17
宁:岂、何。
18
清吹:悠扬的管乐。

《拟行路难》赏析

本诗为《拟行路难》十八首的第一首,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组诗的序曲。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葡萄之锦衾。”开篇四句直敍了囊括吃喝玩乐在内的四种安逸豪华生活的象征物。诗人说每天有人恭敬地给你端上雕刻精美的金酒杯里装满的美酒,供你饮用;每天有人恭敬地为你打开用玳瑁装饰的美玉琴匣中雕花的琴瑟,供你弹奏赏玩;每天有人为你打开翡翠羽毛装饰的绣有各种颜色的芙蓉帐子,供你享用;每天有人为你铺开绣着多种葡萄花纹的被子,供你休息;这些珍贵考究的东西是日常吃喝玩乐的最高级的物质享受,可谓是人生难得的奢侈品了。难道说拥有了这一切就快乐吗?当然是否定的。诗人开篇平铺蓄势,辞丽气足,紧接着便转向人生无奈的悲凉。那么悲从何来呢?人生苦短,岁月易逝,最悲哀的莫过于美人迟暮。人是有精神需求的,如果建功立业的抱负不能实现,再丰厚的物质享受也会使人空虚失落。当青春年华逝去到了力不从心的暮年,难免会为虚度年华而痛惜,难免会为碌碌无为而惆怅。

五六句“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再高级别的物质享受也挡不住岁月流逝,止不住“红颜零落”,人生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老蒋至矣,对于一个徒有远大目标而始终不能实现报效君国的人来说,“寒光宛转”不仅仅是对时光无声无息流逝的惋惜,更是对青春岁月无法挽回的伤感,这两句反衬开篇四句,突出了美酒、雕琴、羽帐与锦衾奢华物质的生活享受不可替代精神的追求。鲍照很有志气,但家世寒微,在门阀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他始终是“下僚”,社会的等级制度使得他屈才低就不能有所作为,为此,胸中郁结着愤愤不平之气。诗人在这里表达的除了寒门才子不能登高位的惋惜与愤慨,同时也是对豪门纨绔浮华生活的讥讽,说明寒士们并不是羡慕门阀子弟的物质享受,而是因为不能与世族公平竞争及时建功立业感到忧愤。诗人告诉我们,令人最痛心的不是没有美酒·雕琴·羽帐·锦衾,而是时光不可倒流的遗憾。紧接着诗人又推出“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两句,这又是一个转折,由忧愤转向平和的劝告,劝告人们要节制情绪,不要过分地忧伤。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结尾两句又是一个转折,由诚恳的劝告转向对人生无奈的安慰,这两句既是慰人减忧,又是慰己宽心。汉武帝建造的柏梁台,魏武帝建造的铜雀台,想当年辉煌无比,可今日不也是人去台空吗?有谁还能听到柏梁铜雀台上的管乐清吹呢?人生不过如此,一切都在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灰飞烟灭,功名富贵到头来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没有必要为此忧愁悲哀,还是放宽心寻求开心吧,何苦要自伤呢?

纵观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诗人有着进取抗争的精神,但在官僚垄断的社会黑暗势力下,其力量是十分微弱的,所以诗人在疾呼《行路难》中,以一种消极的生命智慧,关照大家看淡功名,节思减忧,善待短暂的生命,以减轻心灵的痛苦。

《拟行路难》作者: 鲍照

鲍照
鲍照(412?-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县北)人。出身贫寒。因向宋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而受到赏识,被任为国侍郎。文帝时迁中书舍人。临海王子项镇荆州,鲍照又任前军参军,所以世称鲍参军。后临海王谋反,鲍照死于乱军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国分裂,门阀士族当权的时代,一生关心国家命运,对刘宋王朝的政治深为不满。但由于「家世贫贱」而在宦途上饱受压抑。鲍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思想内容较丰富,具有明…
46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