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墙欲高行

汉代  ·  曹植

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愤愤俗间。不辩伪真。愿欲披心自说陈。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

《当墙欲高行》创作背景

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雍丘王曹植循照往例,从雍丘前往京师洛阳朝贺。好不容易来到京都洛阳的关外,暗自思忖:既然自己有过,应当首先向皇帝哥哥谢罪才是。因而就叫随从人员留在关上,只是带着两、三个伴当,乔妆打扮,私自去进见清河长公主,希望她向皇帝说情。谁知他到关之事,关吏已经上报朝廷。皇帝派人“迎接”他,找不到他的下落。这就惊动了卞太后。她认为他自杀了,向着皇帝哭泣不止,弄得大家不知如何才好。恰好这时,他披着头发,赤着双脚,负着砍刀和椹板到了,太后才放下心来,后来皇帝叫他僻处在围着高墙的西馆,仍然不许他正式朝觐。虽然他仰瞻城阈,俯惟阙庭,长思永怀,忧心如焚,也见不着皇帝。他曾主动上疏,严历地斥责自己,但仍然见不着皇帝。在这种情况下,便写了该诗。

《当墙欲高行》翻译

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
龙要升天,须乘驾空中飘浮的云,人要仕进,须借皇帝宠信的人。
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众口所毁可以熔金,谗言一多,慈母也会疑心。
愤愤俗间。不辩伪真。
混乱的世俗,不辨真假。
愿欲披心自说陈。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
我真想将心里话向皇帝披陈。可皇帝离我那么远,无船渡过河,真是愁煞人!

《当墙欲高行》注释

1
须:凭借,依靠。
2
仕进:入仕做官。
3
中人:指君主左右受宠信之人,如贵戚、宦官、佞臣之流。
4
铄金:使金融化。铄,熔化。混乱。
5
俗间:世间。
6
披心:披露心迹。
7
君门以九重:宋玉《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此指国君深居难见,故身受谗言而无处申辩。
8
无津:没有渡口,此指渡船或桥梁。

《当墙欲高行》赏析

该诗一开头用对仗的句式以自然现象兴起社会现象:“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诗人虽平平道来,不置褒贬,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思。试想,人的仕进本该靠才德出众,这里却说要靠皇帝的幸臣——中人,岂非咄咄怪事!诗人正是通过这有悖常理的现象来揭露朝廷风气的腐败,使诗一开始就揭出主旨。

“众口可以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化用“众口铄金”的成语和曾参的故事。前者是说众人的话就连金子也可以熔化,更不必说谗毁一个人了。后者见于《史记·甘茂传》。诗人在这里是借古语、古事感讽现实,说明谗言的可畏。而这既是朝廷风气败坏的具体表现,也包含着作者自己遭谗被谤的深切感受。

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接下去说“愤愤俗间,不辨伪真。”便不是泛泛的空发议论,而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针泛,是发自内心的呼喊。所以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说鲁国有一个与孔子弟子曾参同姓名的人犯了杀人罪,有人就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她不相信。不久,又有一人来报告,她仍然不信,照样坐在那里织布。但等到第三个人来报告时,她也慌了,投杼下机,逾墙逃跑了。

胸怀大志,欲有所为的诗人不甘心就此被小人的谗言所毁灭,他要向皇帝披露真心,陈述衷情。“愿欲披心自说陈”一句情辞恳切,忠心可鉴。然而就连这样一点可怜的愿望都成了难以实现的幻想,因为“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全诗就在这沉痛悲怆的慨叹中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余味。同时,从这一结句中也不难看出,该诗虽主要指斥朝廷奸佞小人,但其中未始没有对亲近小人、听信谗言的曹丕父子的不满,不过是不敢明言罢了!

该诗以议沦为主,却不使人乏味,除了因为诗人不是苍白空洞的说理,字里行间饱含着真情外,形式上也很有特色。例如字数参差错落,句式长短不齐,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兼用,或骈或散,富于变化,而又一韵到底,一气呵成。不仅避免了这类诗易于呆板的弊病,而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愤激不平的感情。

《当墙欲高行》作者: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弟弟,是建安时期最有才华的诗人。早期很受其父的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因而受到其兄曹丕的嫉恨。曹丕即位后,曹植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与迫害,几次被贬爵移封。曹丕死,曹叡即位后,曹植曾多次上书,希望能有报效国家的机会,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在困顿苦闷中死去,年仅四十一岁。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对于建功立业的热烈…
51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