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听琵琶

宋代  ·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贺新郎·听琵琶》创作背景

根据邓广铭先生考证,此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到淳熙十五年(1188年)间,正是词人闲居江西上饶时期。

《贺新郎·听琵琶》翻译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以凤尾纹饰槽,以龙香柏为拨,这琵琶从开元年间弹过《霓裳羽衣曲》后,经历了多少风月变迁啊!最苦的莫过于浔阳江头送客的人了,当明丽的画船将要出发之际,他在江上倾听了琵琶女的演奏。记得古时昭君出塞,黄云堆压在白雪上,马上的琵琶声寄托着远涉三万里外的离愁,她回望长安的昭阳宫殿,唯有孤飞的大雁渐渐消失在天边。纵然琵琶弦能代替讲话,可是心中的怨恨却难以诉说啊!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辽阳征戍地,那里的驿使不来,音讯全无。闺阁琐窗中的思妇,只感到寒意袭人。她轻轻地慢慢地拨弄着琵琶,眼睫毛上沾满了泪珠儿;情脉脉地在弦上将手指推前又收回,弹一支《梁州》曲,从头到尾全都是哀音。千年历史上的事情,都已云飞烟灭了。开天盛世时琵琶高手贺怀智老先生出来压场的事情再也听不到了,想那明皇与贵妃赏牡丹、李白作新词于沉香亭北的繁华景象也不再有了。弹到这儿,就不免为之呜咽起来。

《贺新郎·听琵琶》注释

1
凤尾:指琵琶,因其尾部刻有凤形,故称。
2
《霓裳曲》罢:暗用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诗意,谓安禄山叛乱,惊破了唐玄宗的艳梦,暗含兴亡之感。《霓裳曲》,即《霓裳羽衣曲》。
3
风月:指岁月。
4
浔阳江:江名,指长江在今江西九江市北的一段。
5
客:指白居易。
6
画舸:泛指华丽的船。
7
亭亭:形容画船高挺秀丽 。
8
黄云堆雪:黄沙蔽天,白雪遍地,极言塞外之苦寒。
9
昭阳:汉都长安未央宫中的一座殿名,这里泛指汉宫,以见昭君塞外思汉之意。辽阳驿道中的信使。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县。
10
音尘:音信。司空图《偶题三首》“辽阳音信近来稀”。
11
琐窗:雕刻连锁图案的窗子,代指女子卧室。
12
轻拢慢捻:弹奏琵琶的指法。顺手下抹。
13
《梁州》:琵琶曲名,也是唐教坊曲调名,又名《凉州》。
14
贺老:指开元、天宝间善弹琵琶的艺人贺怀智。
15
定场:压场,言琵琶高潮。
16
沉香亭:用沉香建成的亭子,唐玄宗曾在此赏花。
17
为呜咽:琵琶发音为鸣咽之声。

《贺新郎·听琵琶》赏析

上片此琵琶,乃檀木所制,尾刻双凤,龙香板为拨,十分精美名贵。“凤尾龙香拨”,这杨贵妃怀抱过的琵琶,它标志着一个“黄金时代”。词人在此,暗指北宋初期歌舞繁华的盛世。而“《霓裳曲》罢”则标志着国运衰微与动乱开始。借唐说宋,发端即点到主题而又不露痕迹,可谓引人入胜之笔。

“浔阳江头”二句,词人笔锋一转,用白居易《琵琶行》所叙事。白氏送客江边“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诗序云“是夕始有迁谪意”,是听了琵琶曲与弹奏女子自述身世之后的所感。此词以“最苦”二字概括之,表明词人也有同感。“画舸”句用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句意。词人以白居易的情事自比,并切琵琶,其“天涯沦落”之感亦可知矣。

“记出塞”接连数句又一转,从个人遭遇写到国家恨事。“望昭阳宫殿”等句分明是写一种特殊感情,与当日昭君出塞时去国怀乡之痛不完全是一回事。这里恐怕是在暗喻“二帝蒙尘”的靖康之变。这种写法在南宋词家中也不乏其人。

下片“辽阳驿使”数句转到眼前现实。词人怀念北方故土,联想琐窗深处,当寒气袭人时,闺中少妇正在怀念远戍辽阳而杳无音信的征人。她想藉琵琶解闷,结果愈弹愈是伤心。所弹之曲为《梁州》,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谓贞元初康昆仑翻入琵琶。可见其声哀怨。“哀彻”两字加深了悲凉的意绪。“云飞烟灭”已将上文结束,“贺老”句便是尾声。这尾声与发端遥相呼应,再次强调盛时已成过去,已成为历史。“贺老定场”既无消息,则“沉香亭北倚栏干”(李白《清平调》)的贵妃面影当然也不可见,这“凤尾龙香拨”的琵琶亦无主矣。故词人云“弹到此”即“鸣咽”不止,写出悲慨无穷的国难家愁。

此篇手法新颖,从章法上看与《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可并为姊妹篇。二词都列举了许多典故,而其中皆有一线相连。即所用典故中情事都与词人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经历有关,与当时时代特点有关,故典故虽多,却不为事所累,且抒情气氛浓郁。仍觉圆转流丽。

 

《贺新郎·听琵琶》作者: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东…
613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