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代  ·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月二首》创作背景

中秋月圆人未圆,举杯望月把亲牵。独自守着中秋夜,借酒消愁了心愿。只为幸福的明天,漂泊异乡又一年。中秋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因漂泊在外却不能团圆。在中秋夜这一天作者由对家乡的思恋和对亲人的牵挂,写下此篇。 

《中秋月二首》翻译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中秋月二首》注释

1
圆魄:指中秋圆月。
2
言:说。
3
安知:哪里知道。
4
不:就。
5
雨兼风:急风和暴雨。

《中秋月二首》赏析

这是一首借中秋之月来说理的诗。

前两句“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描写月亮,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后两句“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是说,此时此地月亮当空,又怎知千里之外没有疾风骤雨呢?风雨借指人生的无常与艰难。作者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存在着千差万别。表明了作者敢于质疑,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也说明了对待事物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整首诗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诗虽短小,却寓意深刻。

《中秋月二首》作者: 李峤

李峤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李峤…
203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