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主簿(其一)

魏晋  ·  陶渊明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和郭主簿》创作背景

此诗作年众说纷纭。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根据“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二句推测,《和郭主簿二首》诗约作于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前后,时作者三十八岁左右。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根据其《命子》《责子》二诗推算,系此二诗于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时作。在此之前,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归去来辞序》),曾几度出仕,最后一次是义熙元年(405)四十一岁时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在这十三年间,东晋内乱迭起,到处腥风血雨,官场腐败,人心险恶,世风伪诈,哀鸿遍野。处在这样动乱、黑暗的时代,庶族出身、家道中衰的陶渊明,虽然有过“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宏图壮志,结果也必然是“有志不获骋”(《杂诗》之二)。于是,他便归隐浔阳,开始了躬耕田园的生活。《和郭主簿二首》是他归家二年后所作。

《和郭主簿》翻译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堂前林木郁葱葱,仲夏积蓄清凉荫。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季候南风阵阵来,旋风吹开我衣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离开官场操闲业,终日读书与弹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园中蔬菜用不尽,往年陈谷存至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经营生活总有限,超过需求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我自春秫酿美酒,酒熟自斟还自饮。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幼子玩耍在身边,咿哑学语未正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生活淳真又欢乐,功名富贵似浮云。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遥望白云去悠悠,深深怀念古圣人。

《和郭主簿》注释

1
蔼蔼:茂盛的样子。
2
中夏:夏季之中。
3
贮:储存,积蓄,这里用以形容树荫的茂密浓厚。
4
凯风:指南风。
5
因时:按照季节。
6
回飙:回旋的风。
7
息交:停止官场中的交往。
8
游:优游。
9
闲业:指书琴等六艺,与仕途“正业”相对而言。
10
卧起:指夜间和白天。
11
余:多余,过剩。
12
滋:生长繁殖。
13
犹储今:还储存至今。
14
营己:经营自己的生活。
15
良:很。
16
极:极限。
17
过足:过多。
18
钦:羡慕。
19
舂:捣掉谷类的壳皮。
20
秫:即粘高粱。多用以酿酒。
21
自斟:自饮。斟,往杯中倒酒。
22
弱子:幼小的儿子。
23
戏:玩耍。
24
学语未成音:刚学说后,吐字不清。
25
真:淳真,天真。
26
聊:暂且。
27
华簪:华贵的发簪。这里比喻华冠,指做官。
28
白云:代指古时圣人。
29
怀古:即表示自己欲仿效古时圣人。
30
一何:多么。

《和郭主簿》赏析

此诗通过对仲夏时节,诗人闲适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恬淡自甘的心境。

前四句“蔼蔼堂前林”至“回飙开我襟”,写景记实时值仲夏尽管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由于堂前有茂密的树木遮挡,南风因时吹来,使身处堂上的诗人感到阵阵清凉。其中一个“贮”字,不仅形象、含蓄地留住了自然界不可触摸的感受,而且还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这是整首诗的诗眼。

中间十二句“息交游闲业”至“聊用忘华簪”,诗人在睡起后悠闲地翻开诗书读上几页操起琴来弹上几曲。日常生活因耕作而不乏新鲜的菜蔬和陈年的谷粮,又有可供品尝的自制美酒,这不能不使他深感满足;加上幼子在旁嬉笑玩耍,能充分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更使他感到有了这种现实生活真实的乐趣,便足以抛弃对世俗荣华的虚幻追求。

末二句“遥望白云,怀古情深。”从表面看,是宕开一笔,以景情两得收结,似无具体所指;但如果联系其他作品如前录一文二诗所涉及的怀古内容来看,那么像黔娄之妻、先师孔子、长沮、桀溺等一些古代贤人形象就会一一浮现。

这首诗用的是白描手法和本色无华的语言。全诗未用典故,不施藻绘,既无比兴对偶,亦未渲染铺张,只用疏淡自然的笔调精炼地勾勒,形象却十分生动鲜明。

《和郭主簿》作者: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所以他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他处在一个晋、宋易代的时期,政治的黑暗,阶级斗争的尖锐,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青年时期怀有大志,但是后来和黑暗现实一接触…
107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