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二)

宋代  ·  黄庭坚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时期。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被谪官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进入了一向被称为难于上青天的蜀地。元符三年(1100年),被放还,写下这两首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翻译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挽成湘夫人的十二髻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注释

1
川:这里指洞庭湖。
2
绾结:(将头发)向上束起。一作“绾髻”。
3
湘娥:《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川是她们居住的地方。
4
十二鬟:是说君川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鬟,发髻。
5
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6
银山:一作“银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赏析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二)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回首往事,瞻望未来,一切都如眼前的山水,那样亲切自然,那样阳光明媚。在尽情欣赏湖光山色之中,已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

前两句“满川风雨独凭栏”中“满川风雨”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景,足见其胸次之高。次句“绾结湘娥十二鬟”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

后两句“可惜不当湖水面”推开一步,设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非常惬意。“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诗人历经磨难,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平安地通过滟滪天险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平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作者: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为秘书郎。元祐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在京师,与庭坚同游…
188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