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义诗

明代  ·  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就义诗》创作背景

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杨继盛冒死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状。他将严嵩指为“天下之第一大贼”。他在狱中三年,最后严嵩把他的名字偷偷添加在死刑犯名单的后面,终被惨遭杀害于西市,年仅40岁,这首诗即为他临刑前所作。

《就义诗》翻译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但一颗耿耿丹心耿耿丹心照耀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这一生还未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下忠魂来弥补。

《就义诗》注释

1
浩气: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
2
还:这里是回归的意思。
3
太虚:太空。
4
丹心:红心,忠诚的心。
5
千古:长远的年代,千万年。
6
生平:一辈子,一生。
7
报国:报效国家。
8
忠魂:忠于国家的灵魂,忠于国家的心灵、精神。作者的原意是指死后的魂灵,这是古人的看法。

《就义诗》赏析

杨继盛舍身取义的高尚精神和气节,感动了京城百姓,深得民心,在押解他去会审的途中,观看的百姓充满了街道,以致道路阻塞不能通行,人们不仅齐声叹息,而且为之流下了热泪。

前两句说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天地之间,光耀千古。后两句感慨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不禁万分遗憾,但死后若有忠魂在,一定还要补报国家,以偿夙愿。整首诗寥寥二十字,一片忠贞报国之心,凛然可睹,千载以下读之,也省事为之感动。

这首诗是杨继盛临刑前所作,原诗没有题目,诗题是后人代拟的。表现了诗人忠公刚直的高尚心志、报国忘身的赤忱,感人至深,字字血泪。

《就义诗》作者: 杨继盛

杨继盛
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2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