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湖中

唐代  ·  白居易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十只画船何处橘,洞庭山脚太湖心。

《宿湖中》创作背景

作者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任苏州刺史,诗是他在刺史任上泛舟太湖时写作的。

《宿湖中》翻译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
日暮时分,湖光天色渐渐转成深碧色,夕阳映照之下,秋树上的红叶与天上的霞光重叠交映,如火如茶。
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夜幕降临,朗月升起,皎洁的月光侵入水中,辉映着深秋清冷的湖面,千顷波光如练;及至天色渐明,秋霜落下,湖畔万树新橘披着晶莹的霜花,化出一片金色。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
幸运的是公务不多,何妨到太湖上尽情一醉呢。虽可欣赏动听的音乐,但也代替不了吟诗抒怀的雅兴。
十只画船何处橘,洞庭山脚太湖心。
诗人与同游者乘着十只画船在太湖中心的洞庭山脚度过一夜。

《宿湖中》注释

1
沉沉: 水天渐渐转暗的样子。
2
浸月:弥漫的月色。
3
千顷:形容太湖水面宽广辽阔。一顷为十五亩。
4
练:白色的丝绢。同“包”, 裹之意。
5
幸无案牍:幸好没有公事文书需要处理。案牍,指官署公文。
6
纵: 即使。
7
笙歌:吹笙唱歌,泛指奏乐唱歌。
8
废:停止,放弃。
9
洞庭山:指太湖中的洞庭西山。

《宿湖中》赏析

这首诗首联颔联都是写景之词,但首联写向晚之景,颌联写月出之景,从中所透露出的是时间的推移,是欢乐时光的疾速飞驰。向晚时分,水天一色,幽静沉碧,树影交替叠映着霞光,深浅斑驳。不知不觉再抬头望向窗外时,“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月华流素,跃动在千顷冷波上,映照得水面如同飘扬的白练。岸边橘树千万株,橘树上的橘子在霜降之后个个圆润饱满,色泽金黄,仿佛镀上了一层金粉。这两句中都写到了树,然而情态却是大不相同,前者是黄昏时分的树,影叠霞光是光影交替的朦胧之美。而后者是月光下的橘树,黑暗中擎起一只只橘子,仿佛挂着无数只散发着暖黄灯火的灯笼,饱和的色彩透露出的是热闹繁华之美。“万株金”的橘树,昭示着宴乐已经进展到欢腾的高潮了。

颈联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宴会的场景,而是表达了自己的心志:幸好没有公文案牍劳我形体,何妨一醉而归?即便处处笙歌,我仍要放声吟诗明志。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诗人却反其意而行,无案牍之劳形,但需吟诗与丝竹相伴相映,可见诗人沉醉在欢乐之中,春风得意之感已跃然纸上。

“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以“十只画船”写出宴乐场面之宏大,以“何处宿”“太湖心” 写出宴乐之尽兴忘归。诗人以“宿湖中”为题,却只在最后一联中点题,给人以恍然之感,原来这“宿湖中”非是苏东坡泛赤壁之上,也非杜甫驾船漂流于潇湘之中,而是欢宴未尽,暂宿湖上之意,颇有“夜未央”的狂欢意味。

《宿湖中》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
2656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