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试明堂火珠

唐代  ·  崔曙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奉试明堂火珠》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参加科举考试的省试时所作。《文苑英华》卷一八六把此诗归入“省试”类。此题唐人存诗仅此一首。

《奉试明堂火珠》翻译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帝王正位建造明堂重屋,明堂顶上凌空耸立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夜晚就像两个月亮升天,日晓月落高空一颗孤星。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天色明净珠光难以泯灭,云彩生起远望若有若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早就知晓在这太平盛世,有国宝必定出现在名都。

《奉试明堂火珠》注释

1
正位:谓正式登位、就职。按明堂之制,肇自上古,为帝王宣政教、祀宗祖之所。故帝王正位,必造明堂。
2
重屋:重檐之屋。明堂建筑,上圆下方,有两层,上层祭天,下层有五室,谓之“重屋”。
3
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
4
火珠:明堂屋顶上用来装饰美化的宝珠。
5
夜来:入夜。
6
双月:指火珠、月亮。
7
满:一作“合”。
8
曙:天刚亮。
9
一星:指火珠。
10
天净:天空明净。
11
遥知太平代:一作“还知圣明代”。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
12
国宝:指火珠。此以火珠指明堂顶上宝珠。
13
名都:著名的都城。

《奉试明堂火珠》赏析

唐代试律诗一般为六韵,此诗则是一首四韵诗的典例和佳作。此诗寥寥数句就突出了明堂上的火珠明亮耀眼的特点。

首联句从明堂入笔点出火珠。

颔联“夜来双月满”之“双月”,一实指天上的月亮,一喻指明堂的火珠,两者并举就说明火珠皎洁光白之至与天下月亮无二,仿佛又一轮明月遗落人间,两月同散发出柔和的微光为夜晚增添了不少景趣。夸张、衬托至极致。而“曙后一星孤”句对仗工整,描写的是天亮月亮落下后的景象:虽然月亮消失了,但火珠的光辉不减,就像一颗永挂天边的星星。

颈联“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二句,继续写火珠之光,写出了其珠光闪闪的特点。

尾联“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诗人以颂扬作结。因火珠乃他国所献之宝物,有此盛事正说明国家之强大及时代之太平。结句遣字用词还算颇有气势,只是意义平平,未免落入俗套。

此诗虽有宫体诗味,但取景空阔,清明自然,不失名家气度。

《奉试明堂火珠》作者: 崔曙

崔曙
崔曙(约704-739),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其诗多写景摹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词句对仗工整,辞气多悲。代表作有《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奉试明堂火珠》、《途中晓发》、《缑(音gou沟)山庙》、《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对雨送郑陵》等。其诗中“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
15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