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云

魏晋  ·  陶渊明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停云》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春。上年十二月,桓玄在建康(今南京)篡东晋帝位,迁晋安帝于浔阳(今江西九江西南)。这一年二、三月,刘裕收取京口(今镇江)、广陵(今扬州),进一步攻占建康(今南京)。桓玄逃经浔阳,挟晋帝走江陵(在今湖北)。这一时期,陶渊明闲居于柴桑(浔阳县治)上京里老家。

《停云》翻译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停云》这首诗,是为思念亲友而作。酒樽里盛满了澄清的新酒,后园内排列着初绽的鲜花,可是我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叹息无奈,忧愁充满我的胸怀。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阴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绵绵意迷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举目四顾昏沉色,路途阻断水纵横。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东轩寂寞独自坐,春酒一杯还自奉。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良朋好友在远方,翘首久候心落空。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空中阴云聚不散,春雨迷蒙似云烟。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举目四顾昏沉色,水阻途断客不前。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幸赖家中有新酒,自饮东窗聊慰闲。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思念好友在远方,舟车不通难相见。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东园之内树成行,枝繁叶茂花纷芳。
竞用新好,以怡余情。
春树春花展新姿,使我神情顿清朗。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平时常听人们言,日月如梭走时光。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安得好友促膝谈,共诉平生情意长。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鸟儿轻轻展翅飞,落我庭前树梢头。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收敛翅膀悠闲态,呜声婉转相唱酬。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世上岂无他人伴,与君情意实难丢。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思念良朋不得见,无可奈何恨悠悠。

《停云》注释

1
停云:凝聚不散的云。
2
罇:同“樽”,酒杯。
3
湛:没,有盈满之意。
4
醪:汁滓混合的酒,即浊酒,今称甜酒或醒糟。这一句说酒罇之中斟满新酿之醪。
5
列:排列。
6
初荣:新开的花。
7
愿:思念。
8
言:语助词,无意义。
9
不从:不顺心,不如愿。
10
弥:满。
11
襟:指胸怀。
12
霭霭:云密集貌。
13
濛濛:微雨绵绵的样子。
14
时雨:季节雨。这里指春雨。
15
八表: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泛指天地之间。
16
伊:语助词。
17
阻:阻塞不通。
18
寄:居处(chū),托身。
19
轩: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
20
抚:持。
21
悠邈:遥远。
22
搔首:用手搔头,形容等待良朋的焦急情状。
23
延伫:长时间地站立等待。
24
平陆:平地。
25
靡:无,不能。
26
载:始。
27
荣:茂盛。
28
新好:新的美好景色,指春树。
29
于:语助词。
30
征:行,这里指时光流逝。
31
促席:彼此坐得很近。促,迫近。席,坐席。
32
翩翩:形容飞鸟轻快飞舞的样子。
33
柯:树枝。
34
敛翮:收敛翅膀。翮,鸟的翅膀。
35
止:停留。
36
相和:互相唱和。
37
子:您,古代男子的尊称,这里指朋友。
38
如何:意为无可奈何。

《停云》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烘托描写,和不能与好友饮酒畅谈的感慨,充分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停云》全诗四章,都用比兴。第一章“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一开始就写得很出色。停云,云凝聚着不散,不流动,大概指其时天空没有什么大风。霭霭,云盛的样子。“霭霭停云”,是写天空满布着凝聚不散的浓密的黑云。“濛濛时雨”,我们可以设想,诗人从东轩望去,天空和原野里正下着迷迷濛濛的春雨。这阴暗的云雨象征当时晋朝大乱的光景。“八表同昏”,诗人感慨整个天地都是这样昏暗:天下大乱,晋室垂危,老百姓遭受苦难。“平路伊阻”,平坦的道路被雨水阻塞,言外之意是,在战乱中,交通组绝,并为后面写远方的朋友不能前来作伏线。

陶渊明在开头四句,有感于时局动乱,就眼前的景物稍加描画,着墨不多,而意境却是那么阴沉忧郁,甚为感人。四句诗,十六个字,可以说是字字沉痛。这种意境自然引起渊明怀念朋友。“静寄东轩,春醪独抚”,写出了他思念朋友的深情。“良朋悠邈”,读者联系全篇和上下文,就会想象到,渊明所深切地怀念的朋友,在遥远的地方,在战乱中,交通阻绝,不能前来。“搔首延伫”,渊明也许在室内走来去,也许站在窗口,凝望着前面那条朋友可能从那儿走来的小路,等待了很久,心情很烦乱,搔着头,却始终不见那朋友来。“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四句,写渊明等待朋友时那种神态和心情,很生动、很真实。他那两鬓斑白,满怀幽愤的形象活现在我们面前。古典诗词的构思造语很精工,语言很少,而含意深远。读诗词的时候,特别需要用丰富的想象,探索言外的深远的含意,体会其中优美的意境。

第二章,“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一、二两章头四句都用兴,以复沓的联章形式,每章的字句基本相同,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叹,加强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感情,创造优美而能感染读者的意境。这种形式产生回环往复的旋律,加强了诗的感人的艺术效果。王夫之说得好:“用兴处只颠倒上章,而愈切愈苦者,在音响感人,不以文句求也”(《古诗评选》卷二)。要说“音响感人”,可不只这四句,就全诗说,又何尝不如此呢。上章说“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这章说“有酒有酒,闲饮东窗”,一再反复,使得思友的感情更为殷切。上章说,望朋友来而不能来,这章说,想去看望朋友,也不能顺心。前面说“平路伊阻”“平陆成江”,这里归结到“舟车靡从”:从此可以看出作品构思的严密。

第三章,“东园之树,枝条再荣。”“再”,一作“载”。皆通。东园里的树林凋零,春天来时,还能再欣欣向荣,当前形势险恶,难道就不可能好转么?渊明感时忧世,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园树再荣,可能会给他带来希望,使他的心受到鼓舞。“竞用新好,以招余情。”渊明笔下的树林是活的,有感情的,竞用新的美好的光景向他召唤,我想,他会怜爱他们的。这种光景就更使他思念老朋友了。“人亦有言,日月于征。”日月指时光,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生。人生象远行一样很快就消逝。在战乱中,这样说来,感慨就更深了,因而更急切地想会见朋友,而道路阻隔,只能付诸一片热切的希望:“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第四章,“翩翩飞鸟,息我庭柯。”只用了几毛,就勾画出鸟儿的动态。更出色的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这两句细致地描画鸟儿停下来以后,收敛翅膀,闲静地停留在树枝上,用热切优美的声音相互唱和。画活了鸟儿的神态和声音,传出了它们的心情,写得真是自然活妙。鸟儿“好声相和”的动人情景,自然兴起渊明怀念朋友的挚切心情。“岂无他人”,是用来衬托他们的情谊比别的朋友更深。他是多么热切地希望和朋友相见,开怀畅叙呵,而终于“愿言不获”,怀念朋友而无由见面,于是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叹:“抱恨如何”(怀恨而无可奈何)!渊明在这首诗里,从头到尾都是写怀念朋友,写得很真实感人,到结尾一句,他关怀世乱的悲愤之情才涌现出来。

《停云》有小序,用比兴的手法和复沓的章法,摘首句的二字为题,这都是受了《诗经》的影响。诗中用比兴的手法和复沓的章法,技巧很高,有所创新,其艺术效果是颇为感人的。

 

《停云》作者: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所以他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他处在一个晋、宋易代的时期,政治的黑暗,阶级斗争的尖锐,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青年时期怀有大志,但是后来和黑暗现实一接触…
107首诗词